中国美院白砥老师的研究生白砥 : 探索的愉悦与愉悦的探索
毛万宝:白砥是你的笔名,很多同道都想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,能告诉我们吗?
白砥:我本名赵爱民,姐弟四个,排行老三。父母不识字,取名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文化含量,但他们忠厚老实,对我的性格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影响很深。我1980年考上大学,当时才15岁多一点,而且个子不高。读大学的专业是法语,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叫我petit(法语中小孩、小个儿的意思),我就索性把它音译了一下,便成“白砥”—白色的磨刀石,含有质朴、平实及砥砺、奋发的意思。近在中国书法院上课期间,和一位学生一起与我当年大学的老同学会面时也谈到这个笔名。这位学生说如果我用赵爱民这个本名,在书法界的名气可能不会有现在这么大,因为“白砥”这个名取得太好了让人过目难忘。想想也是,我自从有计划学习书法起,似乎没有落过本名的款,害得许多同道都不知我姓赵。
毛:你是怎么喜欢上书法的?
白:也许是天生的。小时候没有什么启蒙老师。但我除了功课之外,就是喜欢写写画画。我家虽说在江南水乡,但当时绍兴农村还很穷。不要说买不起笔墨纸砚,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。虽然也写过一些描红字,但一个学期只写一本。所以,我大多用铅笔描写废报纸上的印刷体,几年下来,那些楷体字可以写得很像。这种练习方法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。考入大学后,才有条件在大量废报纸上用毛笔蘸水、蘸墨书写。记得最初学习的字帖是颜真卿的《多宝塔碑》,后来又写《勤礼碑》及柳公权《玄秘塔碑》、欧阳询《九成宫碑》,觉得有些基础后又学行草,有王羲之《兰亭序》、索靖《月仪帖》及《草诀百韵歌》等。当时沈尹默、任政、胡问遂、周慧珺、刘炳森的字帖很流行,有机会就买来一些认真临习,获益良多。大学里没有专门的书法老师,但爱好书画的同学倒有不少,互相之间的熏染、切磋使各自的水平都有提高,兴趣便也越来越浓。大三时,学校成立了书画社,大家推举我为社长。我们除了私下交流外,还举办展览,请名家讲座,忙得不亦乐乎,学书的劲头也越来越大。
赞(144)